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台灣 – 英語服務營
讓海外長大的孩子自己去感受台灣,女兒在杉林國小教小朋友寫英文,photo credit to 陳明正老師

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台灣 – 英語服務營

在海外長大的兩位女兒沒機會自己去感受我的故鄉 – 台灣,每次匆匆返台, 有我代為拿捏一切行程安排,天天吃吃喝喝,遊山玩水,她們眼中的台灣是經過大人的濾鏡安排。如果沒有我的相伴, 女兒們會看到不一樣的台灣嗎?台灣僑委會每年辦的英語服務營(以前叫A.I.D) 正好給了孩子這樣的機會,沒有我的指引,她們更能用自己的心、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台灣。

第一次聽到英語服務營時,我們還住在美國Ohio小鎮,每週開車去兩小時外的Ann Arbor 上中文家教課,順便採購東方食材,老闆總會送我們免費的中文報紙,就這樣,我看到了台灣僑委會辦的英文服務營正在招生。這是一個給海外長大的華裔學生,去台灣偏遠地區教學童的機會!女兒那時年紀小,我就順口提了一下這個機會,問她們長大後想不想也去台灣偏遠地區教英文,給山區的小孩機會學英文呢?大女兒一口答應,她說她想去台灣教英文,妹妹也跟著點頭,我笑笑的說,好喔!可是你們還要等十幾年喔,十七歲以上才可以報名。

兩位女兒能自己去台灣偏遠地區的英語服務營,從此成為我們母女間的共同目標。隨著網路訊息發達,從追蹤中文報紙上的英語服務營訊息,到關注僑委會全球資訊網的每年英語服務營招生簡章(點這看連結),我們母女數著,隨著一年一年的時間過去,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了。

這篇分享分兩部分,前半部是媽媽我的經驗、考量和疑慮,一回生二回熟,等三年後,小女兒再去服務營時,我已老神在在,相信女兒的判斷、獨立性、和適應力;也相信僑委會和台灣當地學校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。後半部是小女兒返美之後,僑委會請她分享參加英語服務營後的心得,我們收集了她寫的講稿重點,是從學員角度出發。

1 媽媽的考量和疑慮:

為什麼參加英語服務營?什麼時候去更適合

我們決定讓女兒在高中畢業後,離家上大學前的那個暑假去台灣參加英語服務營,主要是為了給女兒一個生命的哩城碑,把這機會當成孩子的成年禮,讓她們能在離家前,有機會自己去台灣,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受她們的文化背景,那個媽媽成長的國家,而不是只是在課本上和電視上看到的台灣,希望這樣的回首能對孩子離家後,進入大學前能有所影響。

也有些父母會選擇讓孩子在美國高二,升高三的暑假去台灣的英語服務營,他們的考量是能把這豐富的經歷寫在大學的申請表格裏,增加進入理想大學的錄取機會,這樣的考慮也合理,就看個人需求。

讓孩子"自己"報名英語服務營

多數海外父母都期待孩子有機會去感受台灣,但提醒當父母的我們,絕對不可以一廂情願的"強迫"孩子去接受這樣的安排。孩子必須認同、才有動力去獨立完成申請英語服務營的過程,和將來一旦錄取,行前和輔導老師和陌生隊友的溝通,到台灣後,才能適應、面對一個月的緊湊的訓練營。

這個服務營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學員養成獨立思考能力,這樣到台灣後,才能服務偏遠地區的學員,面對學員、學校、群體生活時,能獨立解決問題,所以除了課業和才藝上的表現外,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錄取考量。但如果父母代勞填寫申請表格和回答問題,那就本末倒置了,而且父母代打時,不小心就漏出馬腳,反而害了孩子失去入選資格。

請父母放手,讓孩子自己決定這英語服務營是否值得報名參加。如果值得,請孩子自己申請,父母輔助就好。

英語服務營的流程

每年兩次英語服務營,夏季是珍對北半球僑居地,冬季是為南半球僑區地而設。日期、活動細節,請大家以僑委會每年的公布為主,以北半球為例,整個流程如下:

  • 每年的一~三月開放報名
  • 四~五月審核,通知,如果沒有被錄取,可以後補
  • 分派學校,分派的學校,會有一位指定的台灣聯絡老師,一個學校約分派四到六位華裔青年志工/隊友
  • 行前,經過溝通,隊友間對教學方向已有共識,方便從僑居地凖備教材
  • 第一週報到(通常是劍潭青年活動中心)後,集訓並準備教學內容
  • 第二、三週,到分派學校報到,根據當地情況再調整教學內容;適應當地生活,大部分的學校在偏遠地區,生活條件不能和美國一樣,蟲蟲作戰,蚊子、蟑螂、蜈蚣都可能有;氣候的濕熱對在海外長大的孩子也是挑戰;飲食不適應也有可能,畢竟海外成長的孩子不一定能接受天天、餐餐中式料理
  • 第四週三天環島旅行,這是僑委會為英語營成員準備的謝禮,讓大家有機會看看寶島台灣
  • 最後一天:結業式(通常是劍潭青年活動中心),團員在相處了四週後都依依不捨的道別,保持聯絡,然後回到自己的僑區地。

英語服務營的費用和零花錢:

我兩位女兒分別參加2014 和2017年的服務營,除了台灣和美國之間的飛機票是自費外,其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僑委會或是當地學校免費提供,包括最後一週的環島旅遊。

出門在外,手邊有些錢還是好的,孩子有急需、或是想買些東西都方便,所以我們教她們下飛機到台灣後,直接在機場換錢,印象中,我們準備了$200美金, 其他有需要,她們可以再去台灣ATM提款。而且台灣很多商家可以刷美國信用卡(請斟酌小心使用不收海外服務的信用卡),所以不建議帶太多現金,學員的行程非常緊湊,其實沒有太多機會花到錢。

小女兒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集訓時,大家想喝珍珠奶茶,但離不開中心,就靈活運用腦筋點外賣,請中文不錯的女兒代為打電話下單 (2017年時,Ubereat 還沒存在)。孩子為了吃,也算聰明努力!在劍潭集訓期間,僑委會安排學員去逛就在附近的士林夜市,但為了安全考量,必須是集體活動。

到達分派學校後,學校都有固定的資金負責學員的吃喝玩樂,我們的經驗是兩位女兒都遇到非常熱情的家長和學生,常常給大家添菜,有空就帶家裏好吃和好玩的到學校分享,週末就安排活動讓學員到處玩樂、體驗台灣生活。

英語服務營的接送

僑委會在集訓前一天,在桃園中正機場有安排巴士接送學員,所以只要配合這個巴士接送服務,訂機票就方便安心多了。大女兒第一次自己從休士頓飛到台灣時,老實說,我也很不安。長榮的直飛班機又配合不上僑委會提供的巴士接送,經過和女兒商量,我們決定選擇讓她飛到舊金山轉機,因為我們相信舊金山機場應該會是最多學員到台灣前的轉機場,果然沒猜錯,女兒回報,在機場等機時,一下子就認識了四位學員,大家一起去台灣,有伴又彼此照應。

服務營的結業式後,也有相同的巴士接送服務送孩子到桃園機場離台,劍潭青年活動中心,附近就有捷運站,如果孩子必須自行解決交通問題,也不難,請父母放心。

該安排家人朋友探訪嗎

大女兒去參加英語服務營時,我們母女彼此都沒有經驗,當媽媽的我怕孩子到了我的故鄉台灣,卻沒有親友出現而讓她覺得落寞,這種心空空的感覺我最淸楚,我不想孩子經歷這樣的落寞感,我想要她覺得她在我的故鄉,她是受歡迎的,有溫暖的感覺!所以我拜託了親友團去看望她。

那知,她的活動緊凑,而且僑委會和分派學校都非常注重學員的安全,訪客只能在特定時間和地點,即使到了分派學校,學員也不可以自行離隊有個人行程,就怕萬一!

如果再來一次,我會說服自己當媽媽的不安感,不用拜託親友團的探視,給孩子和主辦單位和老師更多的相信,問題到了,自然能解決。等小女兒事隔三年去英語服務營時,我放心許多,小女兒也自己兵來將擋的在秀潭國小完成任務和台灣之行。(點這看, 更多其他的父母感言)

點開影片看杉林國小老師為英語服務營留下的珍貴回憶,很完整的紀錄

點開影片看杉林國小英語服務營的結業式,感受一下大家的依依不捨

二 女兒參加英語服務營的心得分享

小女兒的講稿重點,配合幻燈片。她的講稿我也是因為寫了這篇分享才看到。我們母女已經不記得為什麼她用簡體字書寫講稿,我們猜可能是她被忘了簡體字,畢竟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繁體字和簡體字的轉換,請大家見諒。 (點這看, 更多其他志工感言)

AID

AID-2017

在完成英語服務營,結業式後,女兒也藉此難得機會,留在台灣兩週自己搭火車拜訪親友,感謝大家的熱情接力賽,對女兒的熱情款待。返美前,兩位女兒也代我回台東陪伴阿公和阿嬤,建立屬於他們祖孫的共同回憶。

有一天小女兒和阿公阿嬤急著出門,阿嬤忘了拿冰箱的水出門,小女兒自告奮勇的説,阿嬤,我去樓上拿!結果她匆忙的趕回車上,忘了換掉室內鞋,於是她一整天出遊就穿著室內鞋遊遍台東;更好笑的是她上樓拿了水,卻丟了手上的摺傘,回到車上時,怎麼樣都找不到傘!回家後,阿嬤才發現原來小女兒拿了水,卻把傘留在冰箱內,只要一提起這段往事,阿嬤和小女兒每次都笑的合不攏嘴。

女兒難得有這機會自己去認識台灣,建立她們對台灣的感情,再回到美國,雖才短短一個多月的台灣行,但是我們當父母的完全可以感受到她們經過台灣行的洗禮,變得成熟、獨立多了,更懂得珍惜她們擁有的一切。

我們對整個英語服務營的經驗是非常正面的,感恩英語服務營能給孩子自己去感受台灣的機會,但我也聽過負面的批評,也許我們兩位女兒是幸運的,但我想出門在外,遇到不如意事難免,說出自己的意見,但應以尊重主辦單位規定為前提,入境隨俗,遇到了問題就解決,生活條件再不順心也才幾週罷了,就當做是生活體驗。

請父母放手,不要介入太多,聽到孩子的在台的抱怨和生活分享,多聆聽就好,鼓勵孩子勇於承擔和適應,換個角度看事件, 讓孩子自己解決事情。我們的初衷之一不就是藉著孩子的台灣之行,學會漸漸成熟獨立為自己負責嗎?學會放手,相信孩子也是當父母我們的必修課程。

海外英語服務營經驗參考的相關連結:

分享

Leave a Reply